南哲思享|张建军张顺:条件句的语义排歧与假设性思考的量化机制——五论从形式蕴涵看“实质蕴涵怪论”(12)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这就是(21)的“为真直觉”的恰当刻画。由于这里发生了情境量化域的转换,不可能再产生所谓“条件化矛盾”。若没有不能及时送医的情境限制,则(20)及(23)“明显为假”的直觉可由如下形式蕴涵语句呈现:
(26)对于任一s’任一x,如果在s’中x被眼镜蛇咬到,那么x会死。
类似情境变元s向s’的转变(情境量化域的转变),实际上也呈现了珀尔所谓使用干预式条件句的干预式假设性思考的本质特征。情境量化域之间的差异可以清晰说明,x被及时送医注射抗毒血清,对于 x 被眼镜蛇咬到但不会死,具有“因果影响力”(casual effectiveness,亦译“因果效力”等)。王一奇将其解说为:
p对q具有因果影响力,若且唯若,针对p中变元的值做出一些改变,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中某些变元的值会有所相应改变。
既然谈 p、q 中的“变元”,则这里的 p、q 就必定不是代表“命题”,而是代表“命题函数”。在珀尔的因果模型论中刻画的变元值之改变,实际上就是上述情境量化域转变的另一种形式表达。其中“其他条件不变”的要求,即满足珀尔所谓“理想化干预”(ideal intervention)的要求,在前例中就是要求情境量化域的转变只限于有无及时送医注射抗毒血清的转变。珀尔通过这样的工作,揭示了假设性思考中的因果推理的特征。珀尔的工作实质上继承了巴威斯情境语义学的“情境”概念所揭示的如下机理,即语句的使用情境与主体基于其行动目标的选择相关。主体对世界中的因果关联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假设性思考的模式选择。主体使用干预式条件句,体现出其假设性思考只关涉其希望捕捉与思考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或可能情境。因此,珀尔的因果模型建构,亦清楚地呈现了干预式假设性思考的量化机制。
王一奇指出,使用条件句所做的假设性思考究竟是共伴式还是干预式,并不能在条件句的语言表达形态上得到严格区分。他举的一个例子是:小王起床看到气压计有变化,会认为大气压力有变化,其所使用的条件句类如“如果气压计有变化,那么大气压力有变化”,人们通常会用这样的条件句做共伴式假设性思考。若将之视为干预式,或许会倒果为因。但这个条件句的前件也并非是完全不可干预的。假如有人恶搞小王,人为地破坏了气压计的读数,那么只有将之视为干预式条件句,才能找到实际情境变化的真正影响因子。这一点,在科学思维中也是同样需要注意的。以下是我们在逻辑导论教学中碰到的一个类似实例。逻辑教材中关于科学常识中的条件句常举的一个例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