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形象、类型与价值观(4)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众所周知,双雄结构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类型电影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尤其是在1971年的《双侠》、1989年的《喋血双雄》以及新世纪以来的《无间道》系列、《寒战》系列等一系列香港电影中,被内地、香港和台湾的中国电影观众反复验证,是老少皆宜的商业类型。所以,到了《魔童降世》,当淘气、顽劣的哪吒和“别人家的孩子”——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相遇后,好孩子、坏孩子都需要完成“逆袭”。这些根据当代中国核心家庭结构特征做出的调整,以双雄结构呈现之后,《魔童降世》的“合家欢”电影杀伤力,就被进一步放大。
亦正亦邪、正邪转化的哪吒和敖丙,即双雄的相识、决裂、和解的背后,也是非常典型的好莱坞三幕式商业类型电影结构,加上影片中非常清晰的周星驰式的香港电影无厘头喜剧元素,《魔童降世》在有形无形中最大程度地拓展了受众的圈层。
三、“合家欢”的价值观基础
不难发现,从人物形象到叙事结构,《魔童降世》的辗转腾挪,都是以当代中国的家庭结构、伦理关系为准绳,如果最终需要一句话概括其价值观,恐怕就是那句响亮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不过,这句由哪吒喊出的口号,其实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它既在传统道家学说中有着非常系统的沿革,也清晰地因袭了《封神演义》一脉的近世神魔小说系统中的世俗道家理念。
电影领域,在1993年袁和平导演的《太极张三丰》中,虽是由反派人物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在当时加速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下,和同期的《新龙门客栈》等优秀港式武侠片一样,该口号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通俗文艺领域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依然还在以跨媒介、融媒介的方式持续呈现。今天被视为网络文学起源鼻祖之一、连载于2000年的《悟空传》,其著名的“逆天改命”,就深受这一价值观影响。2017年上映的电影《悟空传》也和《魔童降世》一样,对核心价值“逆天改命”进行了影像上的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