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卓新平著“宗教学新论文丛”座谈会召开(5)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卓新平教授虽然以基督教研究为主,但贯彻多元平等的宗教观,主张各个宗教之间进行积极对话、借鉴有益成分,促进多种宗教共同繁荣。另外,在主张突显中国特色和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同时,不忘强调中国的话语需要走向世界。只有如此,才可谓全方位、综合性的中国宗教学。
(三)秉承会通思想贯彻论述始终
文丛的第12辑名为《反思与会通》。“会通”一词出自《易·系辞上》,意为融会贯通,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重要性与日俱增,主要内涵为有效对话、积极沟通、有机融合。在宗教学领域,则主要发生在世界各个宗教间、中国教内教外、处理古今中外的宗教问题、基督教与中国……可谓无处不在。
张庆熊教授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即基督教如何与其他宗教相沟通?信教人士和不信教者如何交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必定不会跳脱会通之列,但关键是理论依据建构,寻求可以通约性的内容。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之间,有神论、无神论等相异观念之间,存在着可以共同交流的点。比如 “爱”,有孔汉思提倡的全球伦理,于耶稣、孔夫子、康德……之间找到了共通性的伦理原则。而在中国,基督教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存在可以相互协调的一面,不管是代表宗教,代表教外学界人士,还是国家宗教管理部门,都是位于处理宗教在中国发展这一层面上。这种沟通的理论依据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法和孟子的良知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进行各种交往时,人可根据自然法和良知的本能思想做出判断,在这样的一种交往中建立一个共有的规范。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宗教交往从整个思想史的传统来讲,可以同宗教相关的自然法联系。
类似思想也存在于中国,如孔子对良知的阐述,即人心和天心相通、以民为本。通过观察天地、观察人世万物总结出的内容,可以赋予我们一种特别眼光,因此不同界域便可到达共同沟通的地方。最后,我们将目光转移到“中国话语体系”,探求具有全球高度的公约性思想进行对话。本着良知、自然理性、交往理性、中国五千年来的包容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在寻找共通性之路上便能行得通畅。也只有讲普世包容的话语,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才会传播广泛、声音响彻、打动人心。
晏可佳教授对中国宗教学的“会通精神”也有自己的看法。第一个会通是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卓新平教授带动了一批学者共同努力融通学科和智库建设。如《中国基督教》一书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的会通,卓新平老师使用“基督教”——区别于八十年代初用作学术铺垫的宗教定义这一概念,但涵盖并系统研究了宗教的各个教派,此做法是不可忽视的范式会通。中国各个教会间的会通在文丛中得到充分论说。二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统领中国宗教学研究的会通。在此,有神和无神、有宗教信仰和无宗教信仰的对话和交流的意义不言自明,无论如何,一个共通之处便是身在相同处境里,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需要携手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