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张宝明:《新青年》与“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本文整理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宝明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讲座《“公同担任”: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建标主持,南京邮电大学熊玉文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胡梦莹博士参与评议。
主讲人张宝明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为一代名刊,《新青年》杂志是20世纪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创举之一。有人将它称为“第一刊”,我认为,从它演绎的一幕幕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思想故事来看,这是名副其实的。我曾在2005年写过一篇文章《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从经济和物质的角度来讨论《新青年》的出版,也曾在2015年写了《“公同担任”:精神股份制打造的“金字招牌”——遥想〈新青年〉的思想世界》,也就是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回溯历史,这本杂志的经营不但有着“物质股份制”的成分,也充满了“精神股份制”的意味。在“公同担任”的《新青年》编辑部,精神股份制之下的启蒙运作规则使得杂志同仁在现代性发展问题上各自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体现,从而形成了思想史上难得的学说争鸣、思想互补的局面。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主编陈独秀因为散发传单被军警逮捕,而后他又离开北京南下,这种“公同担任”的局面也随之消减。
更多的同仁为了这个“金字招牌”的分合存续,开始了新一轮的思想纷争。今天,我主要选取这个时段,来讨论精神股份制打造“金字招牌”的故事。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一、引言:一代名刊《新青年》首先,我介绍一下《新青年》的来龙去脉。1915年9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辗转迂回,通过他的老乡——亚东图书馆的总经理汪孟邹——介绍,他认识了群益书社的老板陈子沛、陈子寿兄弟,由此创办《新青年》杂志,以主撰身份撑起一把伞,赢得了一片独立的天空,开启了20世纪启蒙思想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36年,亚东图书馆和群益书社联袂重印《新青年》,在一则“通启”中这样广而告之:“我国近四十年来有两大运动,其影响遍及全国,关系国运:一为戊戌政变,一为五四运动。此两大运动之由来,因其先有两种有力杂志倡导之,前者为《新民丛报》,后者则为《新青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