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史︱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镜头下的中国人
在近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囿于科技水平的制约,交通的桎梏,中西间交往犹如隔雾看花,彼此隐隐约约。鸦片战争前的好几个世纪,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仅止于寥寥几个真正来过中国的商人、探险家、传教士所写或所忆——即使符合实际,但免不了有夸张渲染成分的不实的中国。他们的讲述或追忆让西方“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在好几个世纪一直激荡着西人的中国憧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对西方具有极大的向心力,但因为对真实的中国了解有限,西方只能通过臆想出一个斑斓美好的国度来满足他们对中国的窃慕与景仰。
路易十五时代法国著名宫廷画家布歇根据瓷器所想象画出的中国人生活图景《中国花园》
其实,鸦片战争前已经有不少西人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例如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访华,这是中英两国官方首次正式接触,但因为清朝统治者的虚骄与自负,使团无功折返。但使团成员戳破了康乾盛世的假象,真实的中国在他们眼中是“雄伟的废墟”。他们已发现中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根基空虚”,出现“枝干繁盛的树木将迅速凋谢的征兆”,貌似强大实则充满野蛮、落后、贫困与堕落。这一时期中国已经褪去了美丽的光环,到处呈现衰落的景象。使团成员所讲述的中国是真实的,但好几个世纪以来对中国的马可波罗式幻想一直是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中国形象,稍微与这个形象不一致的讲述在实际中并不能撼动经过时间发酵形成的天堂般中国形象的根基。整体而言,鸦片战争前,中西间虽有过接触,但毕竟程度有限,虽然实际到过中国的西人也有不少,但这是好几个世纪累计起来的人数,将这些人分摊到西方社会,则每一个世纪来到中国的西人其实并不多,他们对中国的讲述稀释在西方社会,则其影响并不大。
鸦片战争时期,在军队掩护下前往中国的西方商人、传教士、旅行家的数目开始增加,特别是战后西方外交家、探险家和特派记者蜂拥而至,他们将西方刚出现不久的照相设备带到了中国,以便为自身在中国的军事、商业或个人冒险经历留念,这使得用更真实生动的方法再现中国成为可能。一直以来,西人的中国认知多停留于为数不多的图画与文学作品之中,交织着曲解与误读,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可以亲眼目睹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真实状貌,还可以借助相机给中国做一份真实的影像记录,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途径广泛传播,更新西方社会的中国认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军队随行人员中就有新闻记者与商业摄影师,他们是最早一批用照相技术向西方社会展现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战后那些在中国居留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人,以外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这个神秘的国度,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或图像记录着他们的观感与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