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史︱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11)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这里从文明的视角对东西方孰优孰劣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虽然对东西方文明的分析还较为粗浅,但这种分析方法普遍被20世纪初的国人所接受。在此基础上,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得出西强中弱的认识。“今日之世,以中国人与西方人较。其粗者,日用之器物,如宫室、舟车、衣服、饮食之类;其稍精者,学术之程度,如文字、图画、算术、政治之类;其最精者,形体之发达,如皮毛、骨骼、体力、脑力之类。是数者,无不西人良而中国窳,西人深而中国浅,西人强而中国弱也。”这种认识已经颠覆了19世纪中国士大夫阶层中固有的中国文化高于西方的观念。
新文化运动中,这种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新文化的健将普遍认为欧洲文化高于中国,部分人士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五四运动以后,文学革命喧腾一时,文学与国民性紧密相连,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比照下中国国民性中的阴暗面被文学无限放大,文学的笔调对国民性的描述带上了标签,国人被描述成麻木冷漠的形象。1926年以后,国人才较为理智客观地看待中西间文明上的差异:“新的革命理论的文化产生,唯物史观派,从社会经济之观察,以为中西文化不同,在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其他并无特殊区别”。文明是历史与社会的产物,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但在晚清民国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文明被视为有优劣之别,并在其基础上生成东西方民族性有优劣之分的荒谬认识,对国人麻木形象的构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庚子之役,看着法军准备攻城,等待被法军雇用的中国人
(本文摘自《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作者徐峰(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为《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原文注释从略,有删节,现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