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史︱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9)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很多在华西人基于自身的文化优越感及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进化论思想,武断的认为中国人卑下、陋劣。甲午战败,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大厦将倾局面已经形成,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纲常伦理濒临崩溃解体,中国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个爱国志士的热血衷肠。于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很自然接受了外人对中国人麻木冷漠的固有认知,开始从国民性上冷静反思中国屡遭惨败的原因,探索救国的道路。改造国民性问题,就是适应这种爱国图强要求出现的一种社会呼声。国民性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初伴随着寻求民族独立富强要求而产生的进步社会思潮,对针砭时弊、反思与重构国民性具有深刻而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让国人较无障碍地接受了西方的话语表述,对“麻木中国人”之认知起了推衍强化的效果。
中国人形象:一个文明史的解释框架
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中国这个曾经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庞大王朝,逐渐由盛而衰,而在地球另一端的西方国家则以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代表开始了一系列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并出现了现代国家的雏形。工业的空前发展将贸易推向了全球化,西方国家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拓展市场,地广人多的中国满足了西方国家对市场的种种热望与遐想,但是虚骄自傲的清廷统治者拒斥一切超限度的外来接触。不过,西方国家不会放弃中国这个潜在的市场,当正常的外交关系不能达成所愿,战争就成为政治与经济诉求的一种延续。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不仅是中西方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两种文明的碰撞。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截然相反的世界的人们面对面地站在了一起,互相审视着对方。先进的、富有侵略进取性的西方人,机警灵敏,满怀渴望。他们在东方遭遇了象征保守的、代表高傲自尊、雍容自若的中国人。进取与保守相碰撞。已跨入蒸汽时代,钢铁时代、电气时代的西方虎视眈眈,直逼尚处孔子时代的东方中国。”([美]何天爵著,鞠方安译:《真正的中国佬》,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5页)
在这场文明的碰撞中,中西间的差距一目了然,西方世界的新兴民族“都是富于进取精神及创造力,能征服自然。又因为科学发达,成了他们的文明中心”,中国作为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程度固高,但因为经过了久远的岁月,已渐入于停滞的状态中”,在“世界各国已若同聚一庭”时代,中国“突然置身于西洋民族的环境中,则不免处处感到落伍,而穷于应付”。由此导致西人审视中国的态度,钱穆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自十八世纪中叶以下,西方科学之发明,机械之创制,突飞猛进,而工商百业,骎骎有一日千里之势。社会实力之富强,遂闯破人类亘古未有之界限。此两百年来西方物质生活,扶摇直上急剧刺激西方人之内心,使相应而起深刻之变化。科学的唯物论,与夫生物的进化论,遂弥漫流行于西方世界之心里。彼辈对于其自身传统文化之看法,既已大异于畴昔。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