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史︱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各色人纷至沓来。外人在带来侵略的同时,也沟通了摄影技术传入中国的渠道。自此,摄影以不可比拟的、全新的记录手法见证了中国最苦难、最动荡的历史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划为通商口岸。优惠的关税协议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各国传教士也接踵而来。在日益频繁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19世纪40年代摄影技术也被外人带到了中国。1846年,在广东游历的湖南籍进士周寿昌第一次见到摄影术,对之啧啧称奇:“奇器多,而最奇者有二。一为画小照法。坐人平台上,面东,置一镜。术人从日光中取影,和药少许,涂四围,用镜嵌之,不令泄气。有顷,须眉衣服毕见,神情酷肖,善画者不如。镜不破,影可长留也。取影必辰巳时,必天晴有日。”小照原为中国旧有的名词,指的是画像,但从周寿昌的记载可以看出,他是在借用画小照来称呼照相。19世纪40年代,在惠州任通判的满人福格也提到在广东出现的摄影技术,“近日海国又有用镜照影,涂以药水,铺纸揭印,毛发必具,宛然其人,其法甚秘,其制甚奇”。
从周寿昌、福格两人的描述中看,当时照相技术应该是刚传入中国不久,而且从两人对照相的记载来看,除了惊讶称奇外,并没有什么其他情绪情感反应。

影像史︱晚清的影像与中国人形象认知


英国著名战地摄影师比托镜头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中出现了随军摄影师,也叫战地摄影师,他们用镜头记录战争的过程。因为当时摄影技术有限,需要在晴天太阳照射下进行感光摄影,加上相机非常笨重,直接近距离拍摄战争场面不现实,只能拍摄死亡枕藉、满目疮痍的战后场景。所以,在一般中国老百姓眼中,摄影术是伴随着战争传入中国的,在时间上与西方的入侵大致同步。因此,相机和照片在中国人心目中很自然地会和西方强权联系在一起,但此时还不至于引起时人的反感与敌视,只是因为陌生而引起情绪情感上的漠视或不适。1860年,中英在北京皇城内的礼部大堂签订《北京条约》时,英方随军摄影师比托把笨重的照相设备搬到礼部大堂门口,打算用摄像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当时,中方参与签约的礼部主事刘毓楠对照相机没任何概念,他在《清咸丰十年洋兵入京之日记》中写道:“至礼部大堂檐外设一架,上有方木盒,中有镜,覆以红毡,不知何物。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