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之死(6)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费尔巴哈 图:搜狗百科
接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及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他【注:费尔巴哈】势所必然地意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之先于世界的存在......不外是对超世界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这些都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是费尔巴哈唯物哲学的“基本内核”。但受制于社会历史和主观的局限性,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注:18世纪以来的唯物主义】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即: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原因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将自然界的运动理解为简单的循环和重复)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对中世纪的历史全盘否定,视为“黑暗时代”,将近代的变革视为突变)。
最后,恩格斯批评了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中对于“唯物主义”的庸俗理解。施达克不明白只有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才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正确标准,他错把“追求理想”、“相信人类进步”、“同情、爱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等特点作为唯心主义的内容,由此把费尔巴哈划入唯心主义者。同时,施达克向资产阶级对唯物主义的庸俗理解投降,恩格斯对之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通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他在别人面前夸耀这个‘美好世界’,但是他自己至多只是在这样的时候才相信这个‘美好世界’,这时,他由于自己平时的‘唯物主义的’放纵而必然感到懊丧或遭到破产”。
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对唯物主义的清晰定义及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限。
第三章
第三章在第二章归纳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基础上,着重批判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揭露了费尔巴哈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核心的唯心史观的本质,发挥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章中,恩格斯首先谈到了费尔巴哈关于建立“新宗教”的主张。费尔巴哈虽然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批判了基督教的创世神话,指出上帝不过是人的观念的外化,是人创造了神而非神创造了人,但他本人并不认为自己驳倒了宗教。相反,他认为自己驳倒的只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有神宗教,而他自己正要呼吁建立一种以唯物自然观为基础的无神的宗教,一种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切和爱(尤其是两性之爱)当作神圣联系的“新宗教”。恩格斯批评这种观点是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因为人的感情关系包括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与人类共存亡的永恒的关系,而宗教只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硬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是真正的“宗教”(而传统基督教则是已被打倒的“假宗教”),那不过是混淆视听、牵强附会和搬弄文字游戏,除了让人把思想搞混乱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费尔巴哈想根据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建立真正的宗教,这等于把现代化学当做真正的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