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强力意志——尼采对虚无主义的诊治与克服(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上帝”在哲学中就表现为那些号称拥有绝对真理和绝对权威,并在不同时代拥有信徒狂热追随与盲目崇拜的理想或理念,它们不断构筑种种“哲学的神话”。而尼采的哲学虚无主义则致力于用各种论证方式阐明:归根到底,在世界中既不存在人类的认知所发现的形式、秩序与结构,也不存在人类的道德与信仰所通常预设的意义、目的与价值,它们都不过是人类为了生存的便利而发明的形而上虚构,因而通过它们并不能给哲学家想要倡导的理想或理念带来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与绝对权力。人类的思想与文化若要获得持久的发展与繁荣,就需要不断冲破这种虚构偶像所精心编织的权力之网的束缚。
然而,想要从这种权力之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绝非易事,尼采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将无法摆脱上帝,除非我们已经摆脱了语法”,即便通过充分的哲学论证与反思,人们依旧会出于语言的习惯与习俗的本能而在上帝缺席的那个语法位置上,用其他各类偶像来替代上帝并对之进行盲目崇拜,恰如以色列民众在摩西登上西奈山领受律法的那段时期内,愚昧地将金牛犊作为新偶像来狂热地崇拜一样。根据丹托的解读,上帝之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仁爱的上帝不忍看到人类在这种崇拜绝对权威的关系中不断进行自我贬抑,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与慈爱,上帝选择让自己死去,以便于为人类的茁壮成长与繁荣昌盛开辟更多自由的空间。然而,已经习惯于崇拜偶像的人类并不会因为上帝之死而终止对诸多取代上帝的新偶像的崇拜。因此,对于尼采来说,要克服这种绝对权威与绝对权力的束缚,仅仅破坏上帝的偶像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哲学批判与文化批判来消解人类制造各种替代性偶像的倾向,有必要让人类充分意识到,任何替代性的偶像都不会给人们从无形的权力之网中解脱出来带来真正的希望。
而这就意味着,需要克服现代人对艺术、科学或道德等替代性偶像进行盲目崇拜的文化倾向与思想倾向,而对尼采来说,他需要着力加以克服的是对艺术,特别是瓦格纳音乐的狂热推崇。
二
1876年8月13日,第一届瓦格纳音乐节在拜罗伊特召开,瓦格纳在这个小镇上首次演出了他的著名四联乐剧《尼伯龙根指环》,据说,来自欧洲各地的观众人数超出了当地人口好几倍,甚至连食品供应都一度成了问题。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召开,意味着瓦格纳的音乐事业登上了巅峰,然而,也正是这届音乐节的观众制造出的喧哗与骚乱,让尼采渐渐冷却了他对瓦格纳的狂热激情。随后,当瓦格纳将他创作的新剧《帕西法尔》的精美样书赠送给尼采时,这部剧作颂扬贞洁的基督教价值,又进一步给尼采留下了否定生命的不快印象。自此以后,尼采撰写了一系列批判与抨击瓦格纳的短文,在他看来,瓦格纳的音乐并不是他所期待的那种承载与发挥了古希腊悲剧的伟大文化使命的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