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究竟意所何指?(3)
2023-07-07 来源:旧番剧
斯密在《国富论》中,使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某种特殊的条件,说那个条件在竞争市场的交易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那个条件是:某个人在以某种方式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对每个人(包括自己)都有利的好处。如果某位商人,在国内或国外投资的利润相当,他可能因为投资国内较为安妥而选择国内,从而加强了国防的力量;由于他增加了国内的资本(这是军事力量的来源之一),这对每位国民(包括该商人)都有益处。我在第二节会详细说明,斯密对“看不见的手”的诠释,也会以长篇幅引用他的原文。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也提到“看不见的手”,但意义不同。在《论天文学》(Essay on Astronomy)中也有,意义又异于前者。后面的这个意义,在《论物理学》(Essay on Physics)中重现,不过他称之为“看不见的物”(the invisible beings)。第三节说明,与《国富论》中意义不同的“看不见的手”和“看不见的物”。《情操论》中的“看不见的手”不太受人注意,虽然那本书的读者都是认真聪明的人,但《情操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那两本论文里所提到的“看不见的手”和“看不见的物”,更是鲜为人知。但是《国富论》里的“看不见的手”就不同了,它受到充分或甚至过度的注意,单就我所知道的,就有九种诠释(当然不止)。我本来还有第十种,想称之为我的诠释,但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不相信自1776年以来,这种观点未曾被人用来诠释过“看不见的手”。
第一节
关于另外那九种诠释。
1. 最常见的诠释,认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的一种特征或性质,可以使每个人的自利行为,除了促成自己的好处,也造就其他人的利益。“其他人”可以是社会、公众、每个人、别人、或仅指另一个人。这种诠释背后隐含的意义是:斯密相信若人人追求自利,并透过市场来从事经济活动,那么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互利、繁荣、和谐的(Cropsey 1979:173; Sugden 1986:2)。
斯密从未说过足以支持这种诠释及其隐含意义的话。他在描述“看不见的手”的那一章内,确实说过人们在追求自利时,可能会增加国家的财富,从而加强国防力量,这是对人人都有益的事。然而他在同一章也说:(1)利己之举,只有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2)如果新增的财富留在国内,公共的利益才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