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滞胀的回顾与启示(11)

2023-07-14 来源:旧番剧
为此,新剑桥学派竭力主张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如主张通过累进所得税制改进收入分配不均的状态;给予低收入家庭适当补助;减少用于军事等方面的支出,用以发展民用服务、环境保护和原料、材料生产等部门;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能水平,以便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制定适应经济增长、逐渐达到消灭赤字的财政政策和预定的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实施进口管制,发展出口品生产,增加出口,从而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3.新凯恩斯主义:滞胀源于劳动力市场扭曲导致工资上涨
凯恩斯主义学派本身也对滞胀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学者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通胀: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并认为滞胀是由后者引起的。虽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用来在总需求波动的情况下稳定经济,但是在面对总供给波动时,政策效果将大大降低。在该理论框架下,20世纪70年代政府的不当干预政策、油价上涨以及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共同引发了滞胀现象。新凯恩斯学派有如下主要理论观点。
托宾: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引发滞胀。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于1972年提出了“结构性失衡”的观点,即微观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是引发滞胀的主要原因。由于产品生产、技术革新、部门构成、地区差别等因素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中将会出现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结构性失业”现象,特别是在专业性很强的劳动力供求市场。由于彼此难以相互替代,就会出现在一部分市场存在劳动力过度供给的同时,另一部分市场处于劳动力短缺的过度需求状态。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但失业的却是职业技工;而美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力难以因西部地区缺乏劳动力便主动填补空位,这最终造成了“人找工作”与“工作找人”同时并存。由于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的存在,虽然出现了失业,但工资并不会下降,空位的存在也加速了工资的提升,继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因此,在失业与空位并存的条件下,最终会出现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升的滞胀局面。
阿克洛夫与耶伦:效率工资导致滞胀。阿克洛夫与耶伦在梳理总结效率工资模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上,解释了非自愿失业背后的原因。效率工资指企业给员工支付比市场工资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定量地讲,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确定雇用工人的工资,当工资对劳动效率的弹性为1时,称它为效率工资;此时工资增加1%,劳动效率也提高1%。效率工资是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最小处的工资水平,它保证了总劳动成本最低。因此,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为了减少工人偷懒、防止员工跳槽或者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留住工作能力强的员工,便会给雇员支付高于均衡工资的效率工资,此时即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也不会降低工资,因为降低工资会损害效率,进而损失利润,由此导致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非自愿失业”。另外,过高的效率工资会使商品成本增加,物价随之上涨,最终形成高工资与高失业共存的局面。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