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滞胀的回顾与启示(25)
2023-07-14 来源:旧番剧
70年代初,由于日本对美贸易持续多年呈现顺差,尤其是日本物美价廉的纤维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使得美国的相关企业纷纷破产,大量工人下岗失业,于是,美国政府官员在选民的压力下,要求日本政府自主限制对美国的纤维产品出口,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面对美国压力,日本通产省官员想的只是“如何保护日本的民族产业”,而日本的政治家想的则是如何把冲绳岛“拿回来”。通过反复谈判,日本政府决定“自主限制”对美国的纤维产品出口,因而导致纤维产业在日本彻底消亡,却换来了冲绳岛的“回归”,故在日本有“用线(纤维产品)换绳子(冲绳岛)”之说。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借助美国的外压,倒逼国内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从“重厚长大”(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和原始的纤维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为“轻薄短小”(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亦称“从吨的经济到克的经济转变”。
在这一时期内,日本的重耗能产业受到了有效抑制,新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钢铁生产指数从1973年的100下降到1983年的大约92;而机械与装备制造业指数则从1973年的100上升到1983年的166。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73年的51.9%上升到1982年的58.3%。
(4)推动社保体系改革,注重公平与财政平衡。日本在滞胀期间开展了以压缩福利支出为目标的社会福利制度及相关行政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事务上的权利义务分配,减少财政负担。首先,废除了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恢复了老年人医疗费的部分自费负担。其次,实行福利服务的分权化与社会化改革,由国家包办型转向国家、民间互补型。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更加重视企业、社区、家庭、个人的作用,降低了各种福利设施的国库负担率,将一些原本由中央政府机构管理的社会福利事务下移至地方自治体(地方政府),地方自治体的福利事务则可委托社会性福利机构办理。同时,对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实施资格认证制度,以监督和规范福利服务行为。最后,1974年日本国会颁布了《雇佣保险法》以替代原来的《失业保险法》,并以此来防止失业、促进就业。
在保留“失业救济金”的同时,把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培训指导、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防止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举措。
(5)确立“技术立国”基本国策,鼓励技术创新研发投入。1980年以前,日本通过模仿、引进战略,为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实际好处:首先,通过重点引进电力、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方面的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日本重化工的发展;其次,通过引进美国、西欧的耐用消费品工业技术,加快了经济增长,改善了人民生活;最后,利用美苏冷战形势,大量引进和模仿美国为军事需要开发的各种高新技术和军转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