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滞胀的回顾与启示(4)

2023-07-14 来源:旧番剧
2.英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导致英国形成滞胀局面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英国亦出现了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胀的滞胀局面。1974—1980年,英国GDP增长率平均只有1.0%,而通胀率平均达到15.9%。同时,英国的失业率不断攀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3.8%上升至70年代末的5.5%,80年代初更是攀升至11.9%,英国经济深陷滞胀泥潭。
国有经济占比过高,国企出现大面积亏损。两次工党执政期间的英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12月30日那一期的统计数字,国有经济在英国重工业和交通部门中的比重分别为:石油25%、汽车50%、钢铁75%、航空75%、煤炭100%、电力100%、天然气100%、造船100%、铁路100%、邮政100%、电信100%。
然而,随着英国进入后工业社会,英国的重工业需求不断下降,传统工业部门面临着规模收缩和结构调整的压力,而1973年石油危机引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使英国的经济矛盾直接引爆。此外,国有企业因长期的政府保护和缺乏激励机制而效率低下,并且承担过重的社会职能使其无法按照收益最大化目标组织生产;机构庞大臃肿、官僚主义盛行的国有企业所需的巨额补贴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挤占了对私人企业的资金扶持。于是,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内部企业管理不善的共同作用下,英国的竞争力不断下降,1979年,英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在欧洲15国中仅排名第九。
英国工会力量空前强大,劳资关系过度紧张。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时,英国工会会员已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57%,而且英国工会被赋予了过多的法律保护和司法特权,工会的规模和力量过度膨胀对英国经济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市场机制,造成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工会不断要求上调工资,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增加了企业的雇佣成本,致使企业不愿增加雇佣,导致失业率不断上升,同时还造成了英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1974—1975年,工党实施“社会契约”政策期间,工资增长32%,远远超过原定目标,这使英国1976年的通胀率直接上升到27%。二是罢工活动过于频繁,导致劳资关系极度紧张。一旦提高工资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工会就会号召工人罢工,过度频繁的罢工事件不仅使劳资关系极度紧张,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