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纲:江南文化与欧洲世界(6)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我们老讲欧洲列强看不起中国文化,欺负中国人,其实完全相反。欧洲人后来看不起清朝政府是真的,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却从来没有轻视。鸦片战争之前,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对中国佩服得五体投地。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说:“当高卢、日耳曼、英吉利以及整个北欧沉沦于最野蛮的偶像崇拜之中时,庞大的中华帝国的政府各部门正培养良俗美德,制定法律,只承认一个上帝。”对中华文明大加赞美,如“历史悠久”、“礼仪之邦”、“鱼米之乡”都是从利玛窦开始的,他描写的江南,说:“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的国度,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饶。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着丝绸,而且还大量出口到世界最遥远的地方。”(《利玛窦中国札记》)为什么这么喜欢讲丝绸?因为欧洲人把中国丝绸看成性感、神奇之物,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罗马帝国衰亡史》考证说査士丁尼(Justinian, 483-565)时代,一磅丝绸在罗马曾卖到12英两黄金。
这种疯狂的奢靡之风,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难怪利玛窦在南京看到商人、百姓僭越规定,穿着绫罗绸缎,会那么样子吃惊!
明朝最重要的江南城市是南京,利玛窦以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大中华帝国史》(1585)已经从福建人口中知道了“南京”,他没有到过江南,便按照福建人的发音,翻译成“Lankin”。福建人H和F不分,读福建如胡建;L跟N也不分,南京读成“蓝京”。这个词被利玛窦纠正过来了,这个很重要。因为国际市场上当时流行一种布匹叫做“蓝京布”(Lankin)。以前学者搞不懂蓝京布,又有说是“蓝青布”,其实就是南京布。上海在松江府、江南省里面是最大的棉布出产地。经济史学家统计,全国80%的棉布是松江府出产的。有一句话说是松江府“衣被天下”,松江布大宗是上海布。上海布在南京向全国各地和日本、朝鲜、东南亚市场销售,最远至印度。福建人叫做蓝青布,进到江南的欧洲人纠正说是南京布。上海、江南就这样和小西洋、大西洋连接起来了。

李天纲:江南文化与欧洲世界


明代松江地区纺织的棉布
欧洲人进到南京城,都被它的壮丽辉煌吸引。还是拿《利玛窦中国札记》作例子。他们说南京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这座都城叫‘南京’(Nankin),但葡萄牙人是从福建人那里知道这座神奇城市的名字,所以把该城叫做Lankin,因为该省人总把N读成L。”南京“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确实没有超过它们的类似建筑。”“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1600年利玛窦去了北京,发现北京不比南京。利玛窦在南京遇到了一个特殊时期,万历年间“王学”流行,南京、苏州、杭州、松江、上海,士大夫结社、雅集、讲学,非常热闹,江南人人都讲哲学。欧洲刚刚经历了“文艺复兴”,人人崇尚文化,随之对江南的好学风气很佩服。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