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纲:江南文化与欧洲世界(8)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这是我研究上海史的入门书,他试图说清楚上海和江南的关系,引发思考。
上海是一个通往西方的城市,也是一个从江南而来的城市。过去的中国近代史作者,都讲上海是“十里洋场”,是殖民地,无非就是羡慕嫉妒恨吧。这种贬抑的说法,是想轻视上海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小渔村”,全靠殖民统治才兴起。我认为这样外在地批判上海的“西方化”很成问题,上海在鸦片战争前已是一个古今中外复合的城市。因为徐光启,上海在明清时融入了“西学”传统。同时,西方资源之外,江南城市给上海提供的资源异乎寻常。不是说“江南”比“西方”对上海更重要,而是说比较东南沿海其他“开埠”城市没有获得江南的多方支撑,上海独占鳌头,超过了其他。上海附近,江苏、浙江有二、三百个市镇,近一点的七宝、朱家角,远一点的南浔、乌镇、震泽,一起烘托出近代大上海。当年张仲礼先生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1),我就写了“在吴越文化圈”,受墨菲的启发,加上了我的体会。

李天纲:江南文化与欧洲世界


敬一堂,上海现存最早的天主教堂
旅游江南古镇,每每发现它们都参与了近代上海的发展,镇上都有很多人,很多商号,很多货物移到上海去。乡人们又把上海各种新事物引回到镇上来。朱家角镇人夏瑞芳(1871-1914)在上海创办了商务印书馆(1897),本镇人从上海搬来了邮局(1875)、发电厂(1902)。洋务干将马建忠(1845-1900)更早,他在朱家角镇建立了招商局码头,联通传统码头,一下子把长江、太湖、运河等内河航运系统现代化了。高密度的聚集和辐射,给上海造成了广大江南腹地,一个超级的大都市,连接起江、浙地区发达的市镇、乡村,成为一个密集网络,这就是上海开埠以后的江南“一体化”。这样完整广大的区域共同体关系,在全中国没有第二个地方。
江南的市镇密集,有些村庄也是非常庞大,看起来像是城市。这些市镇、乡村靠在一起,在中世纪欧洲人的眼光来看,就是连片的城市群,所以十七世纪《马可波罗游记》的插画都把江南画成了一个整体,插满了房子、亭子、宝塔、桥梁。他们说江南遍地都是城市,不像我们的城市是分散的,这个当然很夸张。现在有研究提醒说,马可波罗这个人喜欢吹牛,回国后一度被俘虏,关到牢里,跟人讲故事,把中国讲得天花乱坠。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