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丨水的“祛魅”和水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 摘要
古人通过对水习性的观察来理解社会秩序,塑造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方机械论文化将水纯化为用H2O和水循环表征的抽象模式。这种抽象模式代表着科学的“真”,无所谓“善或恶”的价值问题。但是当这些表征水的抽象模式回归现实时,不应遗忘水与生态、水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如果把抽象水模式雷同或机械地取代现实中的水,就会使水成为一种掠夺性资源,破坏了水与万物的生态关系,导致了水危机。水危机的解决需要回归实践中的水世界。
■关键词
水 水观念 水安全
自工业文明以来,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功能受损等涉及水的问题更为突出,威胁着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水的自然观念的变迁为切入点,分析水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
一、水的有机体观念
现代社会常把水看作习以为常的自然资源,但古人把水视为与人类戚戚相关的机体,对水有着非常独特的体验。古人通过对江、湖、河流,山脉中各种水的习性的观察,感悟水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将水的习性类比于社会,寻求与水的习性相一致的社会秩序。中国哲学思想中“道”“无为”“心”等重要概念都根植于水的习性和意象,构成了社会与伦理价值的基石,维系着社会秩序。在中国古人观念中,“道”是最重要的概念。古人从水顺道而流和水注入万物的过程中,感悟出水的习性和世界运行的法则。《道德经》说:“道者万物之注也”。“注”有融入,嵌入的意思,由于水对于万物的重要性,水注入植物、动物和人,与他们融为一体,给予万物生命,但水并非注入某一物而不代谢,水终会从他者流出,因此具有“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习性。从水“注”入他者的角度理解“道”,“道”类似于科学哲学家斯塔尔提出的边界对象概念。
边界对象是对具有混合本体的“物”的描述,具有“分”与“聚”,或者说“全局—局部”的辨证特性,一定情景下它是“分”的,分后融注于他者, 一定情形下能从各种他者中汇集,达到“聚”的状态。古人从水既可以注入万物,又可以从万物中离开,重新汇聚的过程中,体悟出“道可道, 非常道”的转化特征,也说明了水注入他者为万物提供生命的过程。水与万物“分”与“聚”的过程,水“联通”了万物。因此《道德经》中的水,不仅是大海、降雨、河道中等可见的流动的水, 还包括注入在生态中看不见的水,水是一种共享的“聚集”。古人从水服务于万物,又从万物流出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不争的习性,感悟出德的根基。不争不仅是道家追求的原则,也是儒家学说中“礼”的核心和“仁”的来源。古人以水滋养万物的意象为原型,精炼出作为“道”的世界运行规律、 社会秩序和上善若水的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