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丨水的“祛魅”和水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9)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我国已确立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安全治理方针。
反思水危机,展望水安全,我们无法继续抽象地理解水,我们无法继续忽视水的生态维度,例如水对维持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因为淡水中至少有12.6万种动植物,这一数量还不包括真菌、藻类等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公共健康极为重要;我们也无法继续忽视水的社会意义,因为水污染、水浪费、水分配等与道德危机和社会问题牵连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更无法忽视水嵌入、“联通”万物的独特性,因为水是生物圈的血液和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部门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水文学家、水文化学者、水资源管理专家们呼吁,为了阻止极端风险情况的爆发,人类必须认识到转变水治理思维的紧迫性,必须在观念上发生根本转变,迫切需要在科学与实践间建立联系,以实现可持续的水安全。
结 语
水危机关涉国家安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通常把水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自然资源,将水危机归结为自然或社会原因,但缺少对“水”本身进行反思。古人以水的习性和意象建构社会秩序,人与水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在混沌中有序。西方文化在对“世界”祛魅后,以H2O和水循环的抽象模式表征水,作为科学结论,无疑代表对水认知的真。但祛魅的自然观却遗忘了水的自然观念来源于现象世界中水与万物转化的复杂关系。自工业文明以来,尤其20世纪以来,科学模式的水的“祛魅”和水危机的产生及其解决。水随着西方的霸权思想向全球扩展,用抽象模式强行取代现实中的水,“误置”了全球水的自然观念,并以此作为重构人水关系和进行水治理的依据,这不仅“错位”地传递了水的信息,在认知观念上使山水林田湖草支离破碎,还误导了水治理,破坏了水与万物的生态关系。
所以,对“祛魅”的水观念的实际性误置是水危机出现的根源,解决水危机需要回归实践中的水世界。
■作者简介
刘国柱,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与水安全。
蔡仲,江苏涟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年8月第8期
编辑:黄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