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出自作家,也出自编辑(4)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还有一个地方是书店。“在那些没钱买书的日子里,我从莎士比亚书店租书看。”有时海明威会在西尔维亚面前装出一副该回家吃午饭的样子,大约在下午三点左右。
对于青年作家来说,穷困一时并非是其人生的灵魂黑夜。重要的转机出现在1925年。三十多岁的杜芙夫人来到巴黎,她有贵族头衔,与艺术家相交过密。海明威的朋友勒布拜倒在她裙下。两位与海明威夫妇等人一起去西班牙观看斗牛。在那次短途旅行中,尚未离婚的杜芙夫人又与他人暧昧不明。
奔牛节之后,海明威“走火入魔一样地干活”,用两个月时间把身边人的丑事全部写进小说里。对于读者来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对于作者的朋友们来说,仿佛有一个记者全程跟踪拍摄,把他们的隐私修修补补、重新剪辑,摇身一变就成了卖座的商业大片。
在菲茨杰拉德的引荐下,珀金斯签下海明威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作者还将从斯泰因那里听来的词语“迷惘的一代”放入书中。这个标签准确击中战后青年们的心:信仰被毁,意义荒芜,在酒精和欲望中不知去处。
1926年10月,五千零九十册《太阳照常升起》上市。海明威正式开启文体新时代。此前作家们多以长句为荣:“赫尔曼·梅尔维尔为了描写白色,不无炫耀地使用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长达四百六十九个单词的句子。”《了不起的盖茨比》前五段每句话平均三十七个单词。而《太阳照常升起》开篇五段每句话平均约有二十个单词。简而言之,海明威的极简文体(后人称之为“冰山式写作”)就像一场引领文风变革的“新文学运动”。
1929年,《永别了,武器》出版后,三十岁的海明威直接被人称为“大师”。与它同月上市的《天使,望故乡》,则是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的另一心血之作。
1929年,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由斯克里伯纳出版社发行,麦克斯·珀金斯任编辑,图为首版《天使,望故乡》封面。图片来源:Between the Covers网站
编辑再一次拯救了作者
1928年秋,珀金斯收到一个异乎寻常的包裹:一本三十多万个单词的书稿。那是曾被严词拒绝的作品,名为《哦,失去的》。文学新人托马斯·沃尔夫在自荐信中写道:“这本书也许缺乏情节,但它不缺乏布局。它的布局精心、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