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美育特级教师:生命稀薄与教育的匮乏直接相关(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到了1975年,适应上课节奏的王圣民,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学。“我跟学生,也跟学生家长打招呼,说能不能在上课快结束的几分钟,讲些我认为该懂的东西?”得到一致赞同后,她把语文课分成两部分,前40分钟正常教学,最后5分钟内容变了,有时讲某幅画背后的故事,有时读一首诗,有时介绍诸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民歌如何诞生。
“这些学生在听语文课的时候,就这样坐着”,王圣民把双手松放到胸前,模仿他们无精打采的样子,“但是等我讲到最后,全班的神态真的都不一样,都挺直了,眼睛睁大了,好像醒过来,想要把你‘吃’了,有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在咬牙切齿。我就知道,这5分钟他们是听进去了。”
学生的期待让她越讲越有劲,开始有计划地授课。那时,“文革”虽然结束,整个社会精神层面依然荒芜,上海有些大学都没开设心理课,中学生更不知“心理”为何物。王圣民却认为,健全的心理对学生的一生很重要,宝贵而短暂的5分钟里,好多内容都是人格教养。她还会让学生用练习本抄些好词好句,比如“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入暗室而不欺”,借此教他们为人之道。
有段时间,王圣民上课很是忐忑。社会恢复正常后,高考重新启动,南模也回归上海市重点中学序列,吸引全市优秀中学生报考。课堂上,还要不要继续讲那些“无用”的东西呢?
因为历史和所在地理位置等原因,南模的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一看孩子的练习本,就知道王圣民的用意。开家长会时,有人会专门跟她说,“王老师,我看到那个练习本了。”言简意赅,王圣民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此放下,“我能够理解他的好心意。”
王圣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美育上,是1984年时偶然看到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报告说,世界各地对中国留学生的普遍印象是勤奋、用功,但缺乏艺术与人文修养。南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的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理工类工作,很多人也会留学深造。这份报告让她深受触动,“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我的学生,留着右脑来欣赏艺术,培养人格,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