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心:《读书生活》所呈现的1930年代的“小市民”生活(10)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家里三口人的生计落到了王平的肩上,他不得不放弃学校的学习。他每天尽力挑起重担,尽管他所能挑起的担子还不到父亲的一半重。他的母亲不仅悲痛难抒,而且疾病缠身。每当看到自己十几岁的儿子要肩负这样的重担,她都忍不住落泪。
王平从识字班借来纸笔写他的故事。他写自己每天天亮前的艰难跋涉——那时他不得不迈着酸疼的双腿努力爬山,而肩上挑的篮子在两边摇晃:“我不由想起父亲,不免偷偷地洒一点眼泪。”
在王平的故事中没有明显的坏人,但是勤劳节俭的美德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应有的回报。这个难民家庭曾经来到了幸福生活的门口。然而,一家人好不容易换来的前景竟是这样的脆弱。王平父母想再要一个孩子的决定十分自然且无可厚非,新宝宝的出生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事情因此发生了如此灾难性的转变,原本顺利的家庭生活出现了悲剧性的逆转。
这样的结果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诚实的人不一定能被命运眷顾,堪称模范的生活也没能带来幸福的结果。江南小镇的这一悲剧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对于那些崇尚勤劳与奋斗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当头棒喝,并从根本上动摇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前文已经提到,一个陌生家庭的自杀给周方和他的妻子带来了种种不安。王平的故事同样从根本上动摇了小市民的信念。因为王平的故事突出了小家庭在当时经济制度下的脆弱。
王平父亲的去世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由于小家庭男尊女卑的特点,灾难莫大于家长的去世。家长的离世使得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与生活依靠,更使妻子和孩子直接面对残酷的社会。
如果丈夫或父亲健在,妻子或孩子很少选择独立生活。在当时的观念下,妇女和孩子是家庭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上只能是他人利用、压榨的对象。下面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工和她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失去一切的惨状。讲述这个故事的是20多岁的乔英;她在父亲死后接替了他的工作,却无法获得同样的工资。更糟的是,父亲的去世标志着一个小家庭的瓦解;母亲与女儿不仅要努力工作,还不得不生活在幸福生活已经一去不返的阴霾之下。
乔英受雇于一家日资棉纺厂。她写下以下这段话,讲述发薪日当天的情况:“早上进厂的时候,妈妈给我十四个铜板和一饭盒子的干面,很痛惜地对我说:‘阿英,今天家里又没有米。这些铜圆你拿去买一点东西吃了好上工,买包糖带进去拌面吃。’在厂门口买了三个大饼,本来打算自己吃的,但是后来匀了一个给吃包饭的阿菊,因为她只吃了半盅稀饭呢。”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