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向西方翻译儒家经典的中国人(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这就是说,当时在广东工作的张之洞急需一个懂德语的翻译人员,杨玉书在船上碰到了辜鸿铭,发现他懂德语,向张之洞推荐了他。从此,辜鸿铭在张之洞幕府工作了20多年。
张之洞是清朝的翰林,是晚清有名的饱学之士,又是晚清有名的大臣。张之洞在晚清官场以儒臣著称,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他周围有一大批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硕学鸿儒。辜鸿铭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为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便利,这为他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使他拥有别人难具备的便利条件。
辜鸿铭自己说:“非常幸运的是,我回国后不久,就进入了当时中国的伟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府。我在那儿待了多年。张之洞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目光远大的政治家。由于这种契机,使得我能够同中国最有修养的人在一起朝夕相处,从他们那儿,我才对中国文明以及东方文明的本质稍有解悟。”
辜鸿铭进入张之洞幕府系统学习中国文化后,立志向西方传播中国文明。进入幕府前,他就全面系统地调查了当时外国对中国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情况。他研究发现,西方的“中国学”非常浅陋,没有真正传播中国的主流文化,由此误导了西方人,使西方人对中国人产生许多错误的认知。针对这一情况,1883年,他用英文写成《中国学》一文,于10月31日和11月7日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连载。文章对西方汉学家和“中国学”存在的这种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批评。
他历数了英、法、德三国具有代表性的欧洲人关于中国的著述,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西方的中国研究存在两大明显问题。
一是有关中国的知识不充分。他说,所谓欧洲人的中国知识“只是意味着掌握一门语言知识的较大困难已被排除”,“对于超过这一点的夸大其辞的声言,我们则感到非常怀疑”。他充分肯定英国马礼逊《华英字典》“严肃认真、热情诚挚和良心从事”的精神后,认为之后一批学者如德庇时、郭士腊要么“真的不懂中国”,要么对中国的了解“浅尝辄止,不打算再作进一步的了解”。辜鸿铭说,德庇时当时所掌握的那点中国知识,只能胜任任何一个领事馆的洋员职务,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直到今天,仍能发现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于中国的知识,是受到他关于中国著作的影响”。
二是他们翻译和了解的都不是中国文学的“上乘之作”,甚至是一些“下品”。比如,法国雷慕沙是欧洲所有大学中最先获得汉学讲座教授席位的人,1826年他翻译出版了中国小说《玉娇梨》,这部小说在中国文学中只是一个下品的代表,而且即便是在下品中也不占很高位置。